攝像機如果對著紅色物體進行白平衡調節(jié)結果攝像機會偏什么顏色

更新時間:2016-03-31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lián)網
因為白平衡是需要以白色為基準進行調色的,而對著非白色的東西調色的話,就使相機將其他顏色的參數(shù)誤認為是白色的色調,從而產生偏差,導致成像偏色正確還原景物色彩需用白紙調白。白紙具有不同的色度,有偏青的復印紙,也有偏黃的白報紙,不同的色度對畫面色調有不同的影響,其規(guī)律是白紙的色度和畫面的色度成補色關系。 用發(fā)黃的白紙調白平衡,畫面將偏藍色。 白紙的色度確認之后,在同場戲中不應隨意更換,更不能隨便找一個白色物體就調白,否則畫面色調不統(tǒng)一。 除了白紙的選擇外,白紙放的方向也很重要,比如在外景調白,應和太陽成90℃角擺放,這樣可以讓白紙著一些天空光,若白紙對著太陽調白,畫面中陰影部分將偏藍色調。環(huán)境色對調白影響較大,比如拍內景,室內鋪的是紅地氈,應考慮到地氈對畫面色調的影響,有意讓白紙著些紅地氈的反射光,這樣畫面就不會偏青紅的補色是青。 如果有意讓畫面偏色,可選擇淺色紙調白,用淺黃色調白可以使畫面呈現(xiàn)藍色調,這是拍夜景常常用的方法。相反選擇藍青色紙調白平衡可獲得暖色調。但要強調說明不能用很飽和的色紙或物件調白,這樣對機器調白電路會有損傷。一般是用調白專用色卡即白平衡色譜進行調白。 總之,利用調白平衡控制畫面色調應時刻注意白紙的色度白的程度和照射在白紙上光線的色度色溫指數(shù)。大家都知道要獲得最準確的白平衡,可以選擇數(shù)碼相機上的手動白平衡方式,讓相機根據(jù)參照物在光源下的色溫,來決定如何準確還完。手動白平衡功能,基本上都采用一個色彩中性的物體作基準,如標準灰、標準白色的參照物。從原理上講,只要參照物不帶任何偏色,就可以讓相機獲得最好的基準數(shù)據(jù),獲得最佳白平衡還完。 基于這個原理,很多用戶使用手動白平衡(或叫自定義白平衡)時,會選擇一些隨手可見的如白紙一張,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白平衡校正效果。一般要求不是嚴格的用戶會這樣使用。而一些要求較高的用戶,就會選擇標準的灰板作為基準參照物。如柯達專業(yè)灰卡,它的灰色一面用于標準測光之用,另一面是標準白色,用于白平衡校正。很多影樓專業(yè)用戶都有使用灰卡,攝像行業(yè)的用戶也一樣有使用。 從原理上講,灰卡的灰色一面也可用于白平衡校正,因為它沒有帶有其他色彩,甚至有相當一部份人認為用灰色一面效果才是最好的。為了驗證究竟采用什么作為基準,會讓校正白平衡有最好的表現(xiàn),于是就計劃了下面這個簡易的測試。選擇一塊柯達公司標準的灰卡,一張很極新的白色復印紙,一張存放稍長時間的白色復印紙,作為一個對比,看看專業(yè)灰卡(白色與灰色)與常見用戶隨手使用的白紙到底會存在什么差別,當中配以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固定模式白平衡作參考。 過程如下:使用常見的非專業(yè)標準光源。這次使用室內使用的暖色調瑩光燈,與標準光源差別較大,可以獲得明顯的對比效果。器材選用 CANON G3 DC,因它有兩組定義白平衡功能,可以分別貯存兩組數(shù)據(jù),使用方便。分別用灰卡、白卡(灰卡背面)、新的白紙、舊的白紙、自動白平衡、瑩光燈模式白平衡拍攝。拍攝時先使用灰卡測光,使用 M 檔固定曝光量,每張照片都使用這個值拍攝。被攝體背景面放有柯達灰卡的白色一面,作為判斷色準之用。使用標準灰卡測光,作為背景的白卡在線性曝光范圍內,即沒有發(fā)生色階溢出,不會影響判斷的準確度。每張照片均在 PS 中使用色標功能判斷色彩值。 收看的實拍對比, 可以看出采用灰卡白色一面作為手動白平衡基準的照片,色彩最準確,白卡在任何一個地方使用色標都顯示三色相同的色值。反而灰卡的表現(xiàn)不佳,色彩偏藍,顯示較冷的色調。而很多人都使用的白紙(多數(shù)人喜歡用復印紙,因為顯得較白)偏向冷色調,其實這種紙含有很多漂白成分,與白卡一對比,明顯偏藍。有趣的是另一張放置了一長段時間的白色復印紙,竟達到了灰卡標準白色一樣的效果,白平衡極準。原因是紙放久了多會發(fā)黃,而湊巧糾正了自身的偏藍。余下兩個機內白平衡不說也罷了,這樣特殊的光源下不可能很好地還完的。 簡易的對比,大家可以知道,要好的白平衡還完,作為基準的參照物相當重要。一直以來作為標準的灰卡,并未獲得最好的效果,看來,灰卡還是作為自身測光功能就好了。白平衡就用它背面的白卡吧,會為你帶來最好的效果。大家常見的白紙并不可靠,要求不嚴還可以用用。當然你能哪么巧獲得一張與白卡一樣的白紙,你也可以省下幾十塊錢,看你運氣好不好了!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