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發(fā)展史 好嗎
電視機發(fā)展史世界上第一臺機械電視 1880年,法國人萊布朗克提出使一個鏡面在兩個不同軸線上以不同速度振動,形成往返直線掃描,從而對圖像進行分解和再現。 1883年,德國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圓盤掃描法; 1897年,德國的布勞恩發(fā)明陰極射線管以顯示快速變化的電信號; 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fā)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每傳一張照片需要10分鐘。 電子管電視 1923年,俄裔美國科學家茲沃里金申請到光電顯像管、電視發(fā)射器及電視接收器的專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電子電視”發(fā)收系統(tǒng),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電子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使電視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公眾生活之中。 1924年,英國和德國科學家?guī)缀跬瑫r運用機械掃描方式成功地傳出了靜止圖像。但有線機械電視傳播的距離和范圍非常有限,圖像也相當粗糙。 電視機中的畫面 1925年,蘇格蘭的貝爾德公開展示了他制造的一臺機器,成功地傳送了人的面部活動,分辨率為30線,重復頻率為每秒5幀。從此,電視開始了它神奇的發(fā)展歷程。 1928年,美國紐約31家廣播電臺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視廣播試驗,由于顯像管技術尚未完全過關,整個試驗只持續(xù)了30分鐘,觀看的電視機也只有十多臺,此舉宣告了作為社會公共事業(yè)的電視藝術的問世,是電視發(fā)展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fā)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tǒng)基本成形。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fā)明改進而來。 1935年,貝爾德與德國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用 電器視臺,每周播放三次節(jié)目。1936年;英國播送當時全世界最清晰的公共電視節(jié)目; 1939年,美國播出固定的電視節(jié)目。人們的生活從此與電視產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聯系。1938年,德國人弗萊徹西格提出三槍三束彩色顯像管設想;1949年,美國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槍三束彩色顯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殼彩顯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殼矩形顯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顯像管使亮度提高了一倍;1968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一槍三束彩顯管;1972年,美國研制成功自動校正會聚誤差彩顯管。至此,彩色電視的發(fā)展進入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電視事業(yè)發(fā)展超過英國:從1949年到1951年,電視機數目從1百萬臺躍升為1千多萬臺,1960年全美電視臺高達780座,電視機近三千萬臺,約有87%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臺電視機。同時期英國只有190萬臺電視機,法國3萬臺,加拿大2萬,日本4千臺。1993年底,美國98%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臺電視機,其中99%為彩色電視機。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