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什么政治制度
補充說明:回答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人請立刻滾,了解什么是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區(qū)別的人答。給我詳細的解釋
透過臺灣的選舉制度看臺灣的"民主政治"
臺灣當局一向標榜臺灣是民主社會,實行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選舉制度,法律意義上的選舉制度實際上是發(fā)揚民主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人民的權利和意志。但在臺灣五花八門的選舉實際運作過程中,人民的意志往往被權力、暴力、財力所左右,人民無法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也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意志。臺灣所謂的“民主政治”既沒有民主的實質內(nèi)容,也沒有民主的精神原則。透過臺灣的選舉,就可以看出臺灣“民主政治”的實質。
財力介入,賄選成風
公開競選是現(xiàn)代西方各國選舉制度中的一項基本原則。臺灣地區(qū)實施的“憲法”雖有這一原則,臺灣一人一票的選舉機會增多,但由于選舉制度的不健全和選民素質的參差不齊,競選人用金錢賄買選票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懊窟x必賄”,“無賄不成選”,“無選不見賄”,賄選幾乎變成臺灣政壇上的一種“選舉文化”和官場上的一大特色。有人說,不了解臺灣賄選,就難以了解臺灣政治。
在臺灣,如果想要當上個“民意代表”,就必須有足夠的經(jīng)費。要競選,就得組成一個“秀才”班子,運籌參選計劃,調度安排,在選區(qū)的繁華地段,租上幾間房子作為辦公室,安上電話,聘請專人負責接待和聯(lián)絡選民;競選進入高潮時,要雇上靚女,身披寫有“向您問安”、“請賜一票”等字樣的紅色緞帶,開動宣傳車,游行街市,借以制造聲勢;還要由競選人親自出馬,召開各種懇談會、政見介紹會、聚餐會,讓選民們美美地飽餐一頓。每每選舉時“辦桌風”盛行,少者每次50至100桌,食者從500到1000人,多者一次上千桌,食客多達萬余人。席間,候選人和選民們頻頻握手,懇請與會者每人協(xié)助他拉三張選票。除了請吃飯,就是贈禮品。禮品種類數(shù)不勝數(shù),從茶葉、餐具、手表、鋼筆、洋酒、香煙、浴巾、計算器、錄音帶、果汁機、個人電腦、照相機,直到金首飾、金元寶。這些溝通選民情感的拉票活動,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花銷。據(jù)臺灣新聞界匡算,一場選舉下來,每位競選者約需新臺幣1億多元(約折合人民幣2500萬元)。一位在臺灣考察的美國參議員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僅有兩千萬人口的小島,每個選區(qū)的選民數(shù)目是美國總統(tǒng)競選時的選民數(shù)目的百分之一,但是每位候選人的競選費用卻是美國競選總統(tǒng)費用的五分之一”。這種充滿銅臭味的選舉,使島內(nèi)有識之士啼笑皆非。
在2001年底的臺灣“立委”選舉過程中,雖然臺灣“法務部長”陳定南宣誓要“杜絕賄選”,但此流傳久遠的陋習仍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檢調”單位很難找到直接證據(jù),將賄選者治罪。高雄某一“金牛級”候選人,當時外界盛傳其已重金綁住各行政區(qū)的主要“樁腳”,至于旅游活動也頻頻以各種名義舉辦。上述惡行,臺灣“檢調”單位雖已握有線索,也鎖定若干“樁腳”,然而因未掌握直接證據(jù),無法將此“金牛級”候選人逮捕。
高雄另一候選人的花招更是推陳出新,他在許多茶行各購買數(shù)千斤茶葉,只付錢不收貨,再委托茶行老板將茶葉轉送給選民。上述行為實屬賄選,但透過茶行老板扮演“樁腳”角色,確能達到收買選民的目的。更妙的是,另一“金牛級”候選人準備采取“后發(fā)先至”策略,即先向“檢調”單位舉發(fā)另一“金牛級”候選人,等待后者被逮捕或心生恐懼不敢撒錢后,再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坐收漁利。
賄選嚴重地影響了臺灣各類選舉的公正性,不同程度地扭曲了選民意愿的正當表達,使臺灣的“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庸俗化、金錢化的弊端;另外,一旦賄選者能夠得逞,必然利用特權牟取更多回報,而臺灣人民的社會福利就此被犧牲。因而,賄選引起臺灣輿論界的不滿和抨擊。反賄選的呼聲日漸高漲,甚至有人組織凈化選舉聯(lián)盟,以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抵制賄選。1992年臺灣“立委”選舉時,“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陶百川曾呼吁“民代”不可過奢侈的生活,不得關說(說情)、承包工程、需索錢物,公布個人財產(chǎn)和收入,以期阻減賄賂風行。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在臺灣,多少年來都是有選必賄,這已成為各政黨最大的共同點。過去,民進黨以掃除“黑金”為己任,黨內(nèi)有些人抓賄選不遺余力,如今江山得坐,可分食之政治資源更多,分享者更眾,其本身賄選規(guī)模也因之更大,價碼直沖億元。難怪有媒體無奈地感嘆,臺灣“政黨輪替,連黑金都輪替”!如何從法律上和制度上杜絕賄選,已成為臺灣當局面臨的新課題。
暴力介入,惡勢力滲入選舉
在臺灣的各項公職人員選舉中,黑社會惡勢力滲入之事,時有發(fā)生。地方派系間惡斗、暴力沖突也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臺灣當局不加防范,候選人又缺乏社會責任,一心只想順利當選,求取公職名位,任其惡斗滋生蔓延。候選人及助選員之間發(fā)生互相叫罵、摔桌砸椅、大打出手的“全武行”毆斗時有發(fā)生。這種恐怖陰影籠罩下的選舉,簡直是對民主政治的嘲諷。
臺灣選舉中出現(xiàn)的暴力方式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配合賄選,以暴力鎖定“樁腳”,使買票能具體落實,更利用暴力手段逼迫選民就范;二是以暴力脅迫競選對手,更惡劣者還進行綁架勒索,部分形象清閑的學者型候選人已在暴力威脅和顧及家人安全的考慮下宣布退選;三是以暴力攻擊競選對手或其助選員,并在對手掃街拜票時,惡意進行阻撓騷擾;四是以暴力方式騷擾競選對手的競選總部、后援會或各種活動現(xiàn)場。
臺灣的某些候選人,本身就是經(jīng)營色情行業(yè)的黑道分子,暴力一向是他們立足政治舞臺的手段,也是他們篤信不移的生存法寶。這些不肖候選人若僥幸入選,必定給臺灣人民造成禍害。
人身攻擊,屢見不鮮
在臺灣地區(qū)的各級選舉中,公開競選往往變成了候選人互相進行人身攻擊的場所。攻擊的格調一次比一次低俗;攻擊的內(nèi)容形形色色,包羅萬象,從辱罵對方的操行、人格、學問、能力,直至父母的隱私;攻擊的言詞尖銳、刻薄、狠毒,幾乎到了損害人格和名譽的地步。人身攻擊有礙于選民正確地了解候選人的政見,降低了選擇候選人的能力,使其無法理性地進行投票,其結果往往是狡詐而伶牙俐齒者獲勝、厚道自重者落選。這顯然有損于臺灣的“民主政治”。臺灣輿論界驚呼:“我們期望候選人為我國民主政治的前途計,在選期的以后幾天能自我約束,表現(xiàn)政治家風范,不要逞一時之快、口舌之能于人身攻擊。我們期望輔選單位能發(fā)揮其影響力,節(jié)制候選人此種行為與作風。我們也期望社會輿論發(fā)揮力量,‘教育’一般選民,使其對人身攻擊的言辭不予理會。我們更深切期望監(jiān)察單位能發(fā)揮道德勇氣,對于這種顯然不當?shù)娜松砉裟芰⒂鑴裰?,以維選風純正?!?br /> 臺灣惡質選風的另一項是“抹黑”。選戰(zhàn)期間各種惡劣的謠言抹黑便大行其道。最有名的是上屆高雄市長選戰(zhàn),吳敦義遭競選對手以偽造的錄音帶,指控其與女記者發(fā)生緋聞,最后導致吳敦義以微弱差距敗給謝長廷。在2001年臺灣“立委”選舉過程中,桃園縣長候選人朱立倫首先被對手以黑函攻擊,指朱與某位電視臺主播有婚外情,一時輿論嘩然,雖然朱立倫反復對外澄清,但其形象已大受損害。
“賄選、暴力、抹黑”,是臺灣選風中的三大惡風。造成此惡風成習的原因有三:一是臺灣當局對惡質選風始終拿不出有效對策,難以對造惡者迅速地給予嚴懲;二是候選人素質太差,除了有黑金、色情“大戶”混跡其中外,還有某些在國外“野雞”大學買博士學位、以學者形象招搖撞騙者大有人在;三是選民對民主政治內(nèi)涵缺乏正確認識,也無法有效判斷候選人的優(yōu)劣,再加上臺灣島內(nèi)選民酷愛八卦傳聞,無形中反使惡劣候選人得逞,優(yōu)秀候選人成為受害者。臺灣選舉中的這三大惡風,已使臺灣的“民主政治”走入了惡性循環(huán)之中。
假如要用一個形容詞來說明臺灣目前選舉中的這些現(xiàn)象,那么“空洞化”將是一個再適合不過的說法。現(xiàn)在連民主選舉都面臨“空洞化”的嚴重問題,那說明臺灣的“民主政治”根本沒有民主的實質內(nèi)容,更沒有民主政治的精神原則。臺灣的選舉已經(jīng)完全走入“空洞化”的層次,表面上選舉在熱鬧地進行著,實質上就只是族群認同與權力斗爭的再一次情緒運作而已。
臺灣“空洞化”的民主選舉,將徹底破壞臺灣的團結,阻礙臺灣多年來民主建設的進展,使臺灣的“民主”成為民主政治的一個悲劇象征。
臺灣當局一向標榜臺灣是民主社會,實行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選舉制度,法律意義上的選舉制度實際上是發(fā)揚民主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人民的權利和意志。但在臺灣五花八門的選舉實際運作過程中,人民的意志往往被權力、暴力、財力所左右,人民無法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也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意志。臺灣所謂的“民主政治”既沒有民主的實質內(nèi)容,也沒有民主的精神原則。透過臺灣的選舉,就可以看出臺灣“民主政治”的實質。
財力介入,賄選成風
公開競選是現(xiàn)代西方各國選舉制度中的一項基本原則。臺灣地區(qū)實施的“憲法”雖有這一原則,臺灣一人一票的選舉機會增多,但由于選舉制度的不健全和選民素質的參差不齊,競選人用金錢賄買選票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懊窟x必賄”,“無賄不成選”,“無選不見賄”,賄選幾乎變成臺灣政壇上的一種“選舉文化”和官場上的一大特色。有人說,不了解臺灣賄選,就難以了解臺灣政治。
在臺灣,如果想要當上個“民意代表”,就必須有足夠的經(jīng)費。要競選,就得組成一個“秀才”班子,運籌參選計劃,調度安排,在選區(qū)的繁華地段,租上幾間房子作為辦公室,安上電話,聘請專人負責接待和聯(lián)絡選民;競選進入高潮時,要雇上靚女,身披寫有“向您問安”、“請賜一票”等字樣的紅色緞帶,開動宣傳車,游行街市,借以制造聲勢;還要由競選人親自出馬,召開各種懇談會、政見介紹會、聚餐會,讓選民們美美地飽餐一頓。每每選舉時“辦桌風”盛行,少者每次50至100桌,食者從500到1000人,多者一次上千桌,食客多達萬余人。席間,候選人和選民們頻頻握手,懇請與會者每人協(xié)助他拉三張選票。除了請吃飯,就是贈禮品。禮品種類數(shù)不勝數(shù),從茶葉、餐具、手表、鋼筆、洋酒、香煙、浴巾、計算器、錄音帶、果汁機、個人電腦、照相機,直到金首飾、金元寶。這些溝通選民情感的拉票活動,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花銷。據(jù)臺灣新聞界匡算,一場選舉下來,每位競選者約需新臺幣1億多元(約折合人民幣2500萬元)。一位在臺灣考察的美國參議員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僅有兩千萬人口的小島,每個選區(qū)的選民數(shù)目是美國總統(tǒng)競選時的選民數(shù)目的百分之一,但是每位候選人的競選費用卻是美國競選總統(tǒng)費用的五分之一”。這種充滿銅臭味的選舉,使島內(nèi)有識之士啼笑皆非。
在2001年底的臺灣“立委”選舉過程中,雖然臺灣“法務部長”陳定南宣誓要“杜絕賄選”,但此流傳久遠的陋習仍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檢調”單位很難找到直接證據(jù),將賄選者治罪。高雄某一“金牛級”候選人,當時外界盛傳其已重金綁住各行政區(qū)的主要“樁腳”,至于旅游活動也頻頻以各種名義舉辦。上述惡行,臺灣“檢調”單位雖已握有線索,也鎖定若干“樁腳”,然而因未掌握直接證據(jù),無法將此“金牛級”候選人逮捕。
高雄另一候選人的花招更是推陳出新,他在許多茶行各購買數(shù)千斤茶葉,只付錢不收貨,再委托茶行老板將茶葉轉送給選民。上述行為實屬賄選,但透過茶行老板扮演“樁腳”角色,確能達到收買選民的目的。更妙的是,另一“金牛級”候選人準備采取“后發(fā)先至”策略,即先向“檢調”單位舉發(fā)另一“金牛級”候選人,等待后者被逮捕或心生恐懼不敢撒錢后,再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坐收漁利。
賄選嚴重地影響了臺灣各類選舉的公正性,不同程度地扭曲了選民意愿的正當表達,使臺灣的“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庸俗化、金錢化的弊端;另外,一旦賄選者能夠得逞,必然利用特權牟取更多回報,而臺灣人民的社會福利就此被犧牲。因而,賄選引起臺灣輿論界的不滿和抨擊。反賄選的呼聲日漸高漲,甚至有人組織凈化選舉聯(lián)盟,以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抵制賄選。1992年臺灣“立委”選舉時,“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陶百川曾呼吁“民代”不可過奢侈的生活,不得關說(說情)、承包工程、需索錢物,公布個人財產(chǎn)和收入,以期阻減賄賂風行。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在臺灣,多少年來都是有選必賄,這已成為各政黨最大的共同點。過去,民進黨以掃除“黑金”為己任,黨內(nèi)有些人抓賄選不遺余力,如今江山得坐,可分食之政治資源更多,分享者更眾,其本身賄選規(guī)模也因之更大,價碼直沖億元。難怪有媒體無奈地感嘆,臺灣“政黨輪替,連黑金都輪替”!如何從法律上和制度上杜絕賄選,已成為臺灣當局面臨的新課題。
暴力介入,惡勢力滲入選舉
在臺灣的各項公職人員選舉中,黑社會惡勢力滲入之事,時有發(fā)生。地方派系間惡斗、暴力沖突也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臺灣當局不加防范,候選人又缺乏社會責任,一心只想順利當選,求取公職名位,任其惡斗滋生蔓延。候選人及助選員之間發(fā)生互相叫罵、摔桌砸椅、大打出手的“全武行”毆斗時有發(fā)生。這種恐怖陰影籠罩下的選舉,簡直是對民主政治的嘲諷。
臺灣選舉中出現(xiàn)的暴力方式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配合賄選,以暴力鎖定“樁腳”,使買票能具體落實,更利用暴力手段逼迫選民就范;二是以暴力脅迫競選對手,更惡劣者還進行綁架勒索,部分形象清閑的學者型候選人已在暴力威脅和顧及家人安全的考慮下宣布退選;三是以暴力攻擊競選對手或其助選員,并在對手掃街拜票時,惡意進行阻撓騷擾;四是以暴力方式騷擾競選對手的競選總部、后援會或各種活動現(xiàn)場。
臺灣的某些候選人,本身就是經(jīng)營色情行業(yè)的黑道分子,暴力一向是他們立足政治舞臺的手段,也是他們篤信不移的生存法寶。這些不肖候選人若僥幸入選,必定給臺灣人民造成禍害。
人身攻擊,屢見不鮮
在臺灣地區(qū)的各級選舉中,公開競選往往變成了候選人互相進行人身攻擊的場所。攻擊的格調一次比一次低俗;攻擊的內(nèi)容形形色色,包羅萬象,從辱罵對方的操行、人格、學問、能力,直至父母的隱私;攻擊的言詞尖銳、刻薄、狠毒,幾乎到了損害人格和名譽的地步。人身攻擊有礙于選民正確地了解候選人的政見,降低了選擇候選人的能力,使其無法理性地進行投票,其結果往往是狡詐而伶牙俐齒者獲勝、厚道自重者落選。這顯然有損于臺灣的“民主政治”。臺灣輿論界驚呼:“我們期望候選人為我國民主政治的前途計,在選期的以后幾天能自我約束,表現(xiàn)政治家風范,不要逞一時之快、口舌之能于人身攻擊。我們期望輔選單位能發(fā)揮其影響力,節(jié)制候選人此種行為與作風。我們也期望社會輿論發(fā)揮力量,‘教育’一般選民,使其對人身攻擊的言辭不予理會。我們更深切期望監(jiān)察單位能發(fā)揮道德勇氣,對于這種顯然不當?shù)娜松砉裟芰⒂鑴裰?,以維選風純正?!?br /> 臺灣惡質選風的另一項是“抹黑”。選戰(zhàn)期間各種惡劣的謠言抹黑便大行其道。最有名的是上屆高雄市長選戰(zhàn),吳敦義遭競選對手以偽造的錄音帶,指控其與女記者發(fā)生緋聞,最后導致吳敦義以微弱差距敗給謝長廷。在2001年臺灣“立委”選舉過程中,桃園縣長候選人朱立倫首先被對手以黑函攻擊,指朱與某位電視臺主播有婚外情,一時輿論嘩然,雖然朱立倫反復對外澄清,但其形象已大受損害。
“賄選、暴力、抹黑”,是臺灣選風中的三大惡風。造成此惡風成習的原因有三:一是臺灣當局對惡質選風始終拿不出有效對策,難以對造惡者迅速地給予嚴懲;二是候選人素質太差,除了有黑金、色情“大戶”混跡其中外,還有某些在國外“野雞”大學買博士學位、以學者形象招搖撞騙者大有人在;三是選民對民主政治內(nèi)涵缺乏正確認識,也無法有效判斷候選人的優(yōu)劣,再加上臺灣島內(nèi)選民酷愛八卦傳聞,無形中反使惡劣候選人得逞,優(yōu)秀候選人成為受害者。臺灣選舉中的這三大惡風,已使臺灣的“民主政治”走入了惡性循環(huán)之中。
假如要用一個形容詞來說明臺灣目前選舉中的這些現(xiàn)象,那么“空洞化”將是一個再適合不過的說法。現(xiàn)在連民主選舉都面臨“空洞化”的嚴重問題,那說明臺灣的“民主政治”根本沒有民主的實質內(nèi)容,更沒有民主政治的精神原則。臺灣的選舉已經(jīng)完全走入“空洞化”的層次,表面上選舉在熱鬧地進行著,實質上就只是族群認同與權力斗爭的再一次情緒運作而已。
臺灣“空洞化”的民主選舉,將徹底破壞臺灣的團結,阻礙臺灣多年來民主建設的進展,使臺灣的“民主”成為民主政治的一個悲劇象征。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