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攝影有什么技巧

更新時間:2015-12-31本文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拍攝日出與日落的技巧
在有朝霞的天氣時容易見到日出,而往往在晚霞之前容易見到日落。因此日出日落幾乎是同朝霞與晚霞半生的。所以人們常常在早晚登山觀海時容易拍到日出和日落的美景,或者說,拍完朝霞拍日出,拍完日落拍晚霞。
拍攝日出,要在天亮之前選好拍攝方位。因為一年四季當中,日出的方位是不一樣的,一般春秋季太陽出來在正東方;夏季太陽出來在東方略偏北的位置上;而到冬季時太陽出來的方位基本上是東南的位置上。
當太陽尚未升起來時,是不易準確判斷日出的確切位置的,因而給取景帶來盲目性,有時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了,對于利用前景進行構(gòu)圖也帶來了復(fù)雜性。不過在太陽即將“跳”出之前,天空邊際總會有一個相對最紅、最亮的區(qū)域,大致這里就是日出的具體范圍。此時常常讓攝影者手忙腳亂,尤其是身臨其境,那太陽噴薄欲出的片刻,激動地不知按下了多少次快門。從太陽剛剛冒頭,到一輪殷紅的火球全部沖出地平線或海平面的時間,僅有幾秒鐘,十分短促。當太陽在空中冉冉上升時,只有一至兩分鐘時勉強可供拍攝的,過后它的光芒開始刺眼,紅色漸退也就無法再作為拍攝對象了??墒桥臄z日落,情況就大不一樣。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攝影者可以跟著太陽運行的軌道,事先推算好日落的準確位置,從容不迫地有充裕時間選擇地面的前景,進行周密取景和構(gòu)圖。
日出和日落這兩個時間內(nèi),其空氣狀況也不完全一樣。日出時,空氣濕度較大,大地會在大量水氣籠罩之下,地面景物特點是,遠處的景物反差偏小,清晰度和色彩的鮮艷度、飽和度也較差,常常會有薄沙蒙面的感覺,光線顯得柔和。太陽一旦升起,高出地平面后,太陽的紅色很快就會消逝。然而日落的情況則是空氣濕度大大降低,遠近景物的反差也較大,景物輪廓清晰可見,但是陰影內(nèi)的層次不易分晰,尤其遠景最為明顯,會有朦朧的感覺。
拍攝日出或日落,應(yīng)注意曝光量。日出,太陽升起地平線后,太陽亮度很強,而地面景物和太陽周圍的天空亮度較暗。日落前的情況也基本如此。此時切忌以太陽的亮度曝光,應(yīng)以太陽周圍的天空亮度作為曝光基點。這樣既可以將太陽亮度基本容納下來,同時又照顧處于逆光照明的各種地面景物的亮度,作到“三兼顧”。即可將最亮的太陽,中間亮度的周圍天空,較暗的地面景物同時兼顧并納入彩色膠卷的寬容度之內(nèi)。
切忌在日落時直接以太陽為背景拍近景人物,其效果就是你認不出你拍的是誰。
另外一個經(jīng)常問到的問題,怎樣才能將太陽拍得大些呢?因為太陽距離地球太遠,所以我們不論在東部沿海地區(qū),還是在西部高原地區(qū),所能見到的太陽幾乎都是同樣大小。然而拍照時,要想把太陽拍得大些,只有使用長焦距鏡頭或者再加上鏡頭增距鏡。我們以135膠卷為例,畫面面積為24*36毫米,當使用50毫米標準鏡頭時,一般可拍得直徑1毫米的太陽影像;當使用100毫米中焦鏡頭時,可分別拍得直徑3毫米的太陽影像;當使用300毫米或1000毫米的長焦鏡頭時,可分別拍得直徑10毫米和20毫米的太陽影像。注意,使用增距鏡的缺陷是成像清晰度差,但是可以通過縮小光圈增加清晰度,當然也應(yīng)對正常曝光量增加1.5至2級。
有用 15 無用 14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