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養(yǎng)相機鏡頭

更新時間:2015-12-09本文內(nèi)容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鏡頭發(fā)霉時的情況 以發(fā)霉為例,輕微的發(fā)霉可能對成像造成的影響很少,或只對邊緣成像有影響。而比較嚴重的發(fā)霉,可能會使鏡頭銳度下降,反差降低。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使整個鏡頭白茫茫一片,完全無法成像。下面說一些保養(yǎng)鏡頭的小建議,來供大家參考下:避免鏡頭受到物理損壞前后蓋購買鏡頭時,通常都會附送前后蓋。大家千萬不要圖方便,不蓋上前后蓋,或者不見了也不重新購買。因為沒有了前后蓋,鏡片和電子接口等很容易被硬物刮花。沒有保護濾鏡,鏡頭直接損壞 遮光罩如果鏡頭有遮光罩,也應盡量裝上。因為遮光罩也有保護鏡頭的作用。尤其是當鏡頭垂直落地時,遮光罩就可以救鏡頭一命。UV/保護濾鏡一塊好的濾鏡基本上不會對成像構成肉眼可見的影響,但裝在鏡頭前可以有效防止鏡片刮花以及表面沾灰。濾鏡雖破損,但能保護鏡頭當然,最好是自身小心避免鏡頭產(chǎn)生碰撞或掉落,行走時用手掌輕輕覆蓋鏡頭,以及盡量把相機帶在脖子掛好上以免失手掉落。保持鏡頭清潔氣吹一般來說,購買相機時商家會附送清潔套裝,這些套裝中就有氣吹。氣吹在一般情況下,足夠幫我們吹走灰塵。建議在使用任何清潔用品前先用氣吹吹走大粒的灰塵。如果讀者們認為,普通氣吹吹出的空氣不夠干凈,市面上有一些附有過濾器的氣吹,可以保證清潔,吹出來的氣不附帶灰塵。液化壓縮氣瓶這種氣瓶裝滿壓縮空氣。好處是和普通氣吹相比,噴出來的空氣干凈且流速較快。但在使用前最好先對無人空曠處試噴,避免將凝結了的空氣噴到鏡頭上。壞處當然是價錢較貴及一次性使用。擦除污漬的用具鏡頭沾上污漬,當然要擦除,下面介紹三種常見清潔鏡頭的工具。鏡頭筆鏡頭筆是非常方便的用品,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喜歡使用。其原理是利用筆端的碳粒子協(xié)助消除表面的污漬。另一端一般是毛掃,可用來掃走灰塵,但這一步使用前面介紹的氣吹比較好。鏡頭布鏡頭布是比較傳統(tǒng)的清潔污跡的工具。除了和眼鏡布一樣呈絲質光滑質地的鏡頭布外,也有另一種鏡頭布呈絨面,好處是潔力較強,壞處是重復使用后會沾滿污漬,清潔能力大大降低,甚至越擦越臟或刮花鏡頭。鏡頭紙鏡頭紙是相對“一次性”的清潔工具。其用法是取出一張至三張鏡頭紙卷起,然后撕開,以其撕口處的絨毛輕拭鏡頭。也有人會用鏡頭紙浸清潔劑一起使用。但切記不可用普通酒精或清潔劑,因為非專用清潔劑有可能損壞鏡頭鍍膜。有些鏡頭紙紙質較硬,邊緣銳利,取出時鏡頭紙要小心弄傷手指。建議清潔鏡頭步驟先用毛刷或氣吹/液化壓縮氣瓶把明顯可見的塵粒清除,然后用鏡頭筆/鏡頭布/鏡頭紙輕輕由中心向外打圈清潔。先清除塵粒的原因是避免塵粒在擦拭時和鏡面產(chǎn)生磨擦,刮花鏡頭。防潮除了一般日常的清潔外,防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霉菌是無處不在的,甚至連看似密封的鏡頭內(nèi)部都有霉菌存在,一旦遇上合適的環(huán)境便會瘋狂成長。上文也提過,霉菌一旦嚴重時,可以使一支鏡頭報廢。雖然原廠或相機維修店,一般都提供清潔服務。但情況嚴重的鏡頭在清潔后,鍍膜卻有可能受損,或落下一片“擦鏡漬”,因此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防潮設備。電子防潮箱電子防潮箱幾乎是“一勞永逸”的選擇。買回家后按指示設定好,插上電,把鏡頭放入箱內(nèi),事情就算完了。唯一的缺點是價錢比較貴,另外一個“缺點”是--要用電。密封式防潮箱密封式防潮箱必須配合防潮珠一起使用。一般來說,防潮珠是可以循環(huán)再用的,當防潮珠從藍色變成紫紅色時,只要把防潮珠放入微波爐加熱三至五分鐘,就會變回藍色并可繼續(xù)使用。好處是價格便宜,缺點是1、2個月就要打理一次。透氣式強力防潮珠 防潮前/后蓋這是一種較新的產(chǎn)品,其設計是蓋身有一間隔,可以放入防潮珠。當要帶鏡頭到潮濕地區(qū)作較長時間外攝時,這種鏡頭蓋可以保護你昂貴的鏡頭。最后特別提醒大家,一支保養(yǎng)得好的鏡頭往往能使用幾年甚至數(shù)十年,而且鏡頭的質素直接影響相片的成像好壞,所以大家要早做準備,免得損害了珍貴的鏡頭。
有用 1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