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拍照浪費鏡頭是什么意思

補充說明:經常有看到單反拍照,要是沒有拍好。浪費鏡頭,浪費快門、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限制的只能拍到一定的相片數量,拍完后,這個相機的鏡頭就不可以繼續(xù)使用了?就要重新買過?
更新時間:2015-12-08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lián)網
  1、關于快門壽命――
  早期的機械快門, 包括鏡前(類似鏡頭蓋), 鏡間(鏡頭分成 前后 2 部分, 快門在中間, 更換鏡頭極為不便) 鏡后, 壽命一般都只有 3000次。后來的簾布(一般是 絲質, 加 橡膠涂層)也只有 萬次以內的壽命?,F在的 鈦合金快門, 可以達到 5~6萬次, EOS1V, 1Ds Mark II 的碳素快門, 更是可以達到 15W次以上。
  5W次, 是個什么概念呢? 在膠片時代, 50000次, 可以讓你拍掉 1400個膠卷。如果你每天 按 200次快門, 一年有1/3 的時間在按快門, 你可以用 3年。而且, 要注意的是, 快門壽命指的是 過了以后, 不能保證快門精度, 當然也不保證快門能夠正常工作, 但是, 決不是說, 到了 50001次, 快門就壞了。
  2、關于鏡頭壽命――
  一是鏡頭結構,結構越簡單的壽命就越長,結構越復雜壽命越短.搞一堆防抖元件的尤其短命.有人說――老鏡頭尤其是手動頭都用光學玻璃作為材料,其光學特性穩(wěn)定,可以達到200年,而現在一些的鏡頭為了降低成本,都采用了樹脂材料,而樹脂的光學特性只能維持15 - 30年...200年雖說夸張,但說明,老鏡頭的壽命還是滿長的。
  二是鍍膜質量,鍍膜質量越好的,壽命就越長.鍍膜質量越差的,壽命就越短.任憑你金屬用再多,只要鍍膜一花或一霉,照樣變尸體.
  三是還要看鏡頭集成電路上的元件能用幾年、防抖控制件的耐磨損程度,這個是未知數。
  關于鏡頭的注意事項:
  在外出拍攝中,應及時將遮光罩戴在鏡頭上,可保護鏡頭不受雜物,如樹枝雜草等的碰撞,也可減輕水漬、灰塵的侵襲。拍攝完后應及時將鏡頭縮到最短處,以防萬一受到擠壓、碰撞后不致使調焦或變焦機構受損。
  在野外更換鏡頭時,應在沒有灰塵飛揚的陰蔭處操作,動作要輕柔快捷,要特別當心反光鏡受到污染。反光鏡上萬一落上灰塵、毛絲后,切不可用任何物體擦拭,手指更不能觸及反光鏡,而只能用吹氣球小心吹之。
  相身或鏡身上若有污漬,不宜用酒精、甲醇等有機溶劑拭擦,以防塑料龜裂,而應用干凈絨布輕輕擦干凈。鏡頭上少量灰塵并不影響成像質量,灰塵較多時只能用吹氣球吹掉。萬一沾有如汗?jié)n之類的臟物,可撕一團干凈醫(yī)用脫棉,在鏡頭汗?jié)n處哈氣(哈氣冷凝后是蒸餾水,切不可將唾沫弄到鏡頭上去),趁濕用脫脂棉輕輕拭去。對可能粘上去的絨絲,待鏡頭干燥后用吹氣球吹掉,也可用干燥的脫脂棉拭去。
  相機若長時間不用,應將鏡頭摘下來與相機分開存放,當然得蓋好機蓋與鏡頭前后蓋。
  鏡頭從機身上摘下后,一定要處理好鏡頭上的污漬,以免日后發(fā)霉。最好將光圈調到最小位置上,這樣有利于光圈葉片拉簧的保護。
  長期存放的鏡頭放置在干燥、陰涼、通風的木制柜子里,柜內切忌放入樟腦球之類能產生有害氣體的東西。與鏡頭同時放入幾袋硅膠(干燥劑)更好。對存放的鏡頭應定期檢查,查看是否受潮發(fā)霉,尤其處于南方梅雨時期的影響尤要當心
有用 66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