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五到神八的發(fā)展資料暢想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前景

更新時間:2015-12-02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
  從神五到神七:中國人永恒的記憶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5年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了從首次問天到太空漫步的跨越。

  三次載人飛行,是中國人共同擁有的永恒記憶。神七飛船的成功返回,再次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了那經典的一幕幕。

  3次發(fā)射:大漠繪丹青

  大漠深處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見證了神舟每一次壯麗的起飛。同樣的發(fā)射塔架,同樣的船箭組合體,3次發(fā)射卻如同3幅色彩各異、濃淡有別的中國畫。

  神舟五號――

  白天是從夜晚開始的。2003年10月15日9時,一輪淡淡若無的圓月還掛在萬里無云的晴空,金色陽光已經鋪滿了天空下的原野。

  “5、4、3、2、1……點火!”火箭橘紅色的烈焰劃破了秋日的戈壁長空,爾后變成一個小小的亮點,飛出了人們的視線。

  離開發(fā)射場時,火箭在天空留下的一抹白煙,匯成了一條龍的形狀,久久不曾散去……

  神舟六號――

  黎明前的一場雪,沒有在戈壁灘上留下任何痕跡。天空中,灰白色的低云層層疊疊。

  2005年10月12日9時,火箭起飛,一路破云而入,在天幕上劃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線。

  第一次安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把“坐在火箭箭體上往下看”這個不可能的動作的畫面,實時傳回地面。

  神舟七號――

  無邊的夜色中,58.3米高的船箭組合體和105米高的發(fā)射架散發(fā)著水晶般的光澤。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火焰從火箭底部猛地噴射出來。托舉著神舟七號的火箭緩緩升空,爾后加速飛行。

  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劃破長空。神舟七號如同一顆星星,消失在了墨藍色的天幕之中。

  北京飛控中心的大屏幕顯示,3名航天員以半臥姿勢躺在座椅中?;鸺咚亠w行中,他們神情輕松,或專注地盯著儀表板,或翻看飛行手冊,或向地面人員揮手……

  3次旅行:生活更美妙

  如果說楊利偉還是有些小心翼翼地開始太空生活的話,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2天又20小時的飛行,如同一次更為輕松、美妙的旅行。

  神舟五號――

  楊利偉抬起手臂,揭開頭盔的面罩,面對攝像機做了一個“V”字形手勢。他拿起書和筆,隨即松開,筆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飄浮起來。

  該吃早飯了。楊利偉拿出一塊像水果糖一樣的食物,輕輕咀嚼著,還用航天服上的塑料吸管吸了一口水……

  神舟六號――

  飛船飛行第15圈,聶海勝和費俊龍吃起了熱騰騰的早餐。食品加熱器和“太空馬桶”,都是第一次帶上神舟飛船。

  2005年10月14日16時許,費俊龍半蹲在地上,用雙手撐住兩個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國人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前滾翻。

  費俊龍笑著看了看正在給他拍照的聶海勝,好像在說:“你不想也來玩一玩嗎?”

  聶海勝報以靦腆的微笑。

  仿佛意猶未盡,費俊龍又翻了3個筋斗。

  這4個筋斗,大約用了3分鐘。以神舟六號飛行7.8公里/秒的速度計算,費俊龍一個筋斗“翻”了約351公里。

  神舟七號――

  飛船剛剛入軌,翟志剛就迫不及待地放開手中的飛行手冊。劉伯明輕輕一碰,手冊在空中慢慢地翻轉起來,景海鵬隨即放開了綁在另一本手冊上的筆。

  神七飛行的3天里,這成了一個樂此不疲的游戲。

  仿佛是為了彌補費俊龍在神六飛行中“照片拍得太少”的遺憾,2008年26日13時30分,景海鵬拿著相機到飛船的左舷窗開始了一串連拍。大概是對照片不太滿意,他在檢查了一通之后,再次貼著窗猛按相機按鈕。

  3分鐘后,景海鵬把原本已經打開的返回艙艙門往下一拉,雙手舉著相機拍攝他的兩位同事。接下來,他的拍攝角度,又轉移到了飛船的右窗。

  此時的神舟七號,正飛翔在中國的上空……

  3次任務:實現新突破

  3次載人航天飛行,都擔負著突破關鍵技術、考核各大系統(tǒng)的任務,并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

  神舟五號――

  飛行為楊利偉安排了兩次睡覺時間,但他只睡了半個小時――他想用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失重實驗。

  “我把飛行手冊、攝像機皮包、筆和電池板這些東西拋在空中,用手輕輕一推,它們就會飄動旋轉,非常有趣。我還解開束縛帶讓自己飄在空中,一會兒倒立,一會兒旋轉,盡可能做各種動作,體會身體的感受。”

  這一切,都被楊利偉記錄下來并帶回地面,成為此后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的寶貴經驗。而從他進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神舟六號――

  飛行第一天,航天員首次進入軌道艙。第二天,他們又進行了穿艙實驗。

  費俊龍拉著扶手和助力繩站起身來,用力把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頭先腳后地進入軌道艙;聶海勝則從軌道艙到返回艙來回穿梭。他們以魚兒在水中輕輕游動般的姿勢,順利完成了3次穿艙試驗。

  第一次進入軌道艙,第一次進行航天醫(yī)學空間實驗研究,第一次進行壓力服穿脫試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的國家。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身著中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飄出飛船,開始執(zhí)行中國首次出艙活動任務。

  翟志剛抓住出艙扶手,緩緩地轉了個身。他的頭部貼著船體,身子在太空上下飄浮,好幾次呈現出“倒立”姿態(tài)。

  接過劉伯明遞上來的一面國旗,翟志剛在太空中揮動。在黑色天幕和藍色地球組成的巨大背景下,五星紅旗徐徐飄展。隨后,翟志剛取下艙壁上的科學試驗樣品交回艙內。

  每一次移動之前,翟志剛都把身上的橙色安全系繩,交替固定在艙外扶手上。就在返回之前,連接著翟志剛與飛船的電臍帶纏繞到了他的兩腿之間,他不得不騰出一只手處理這個意外的“麻煩”。

  17時,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艙門關閉。此時,飛船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運動。這意味著,翟志剛飛過了9165公里,成為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至此,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3次返回:完美畫句號

  內蒙古中部草原,神舟飛船回家的地方。3次飛行過程不同,但每一次返回都是同樣的完美。

  神舟五號――

  回收時刻即將到來,急風卻驟起。

  氣象報告說,飛船著陸時,著陸場風速會明顯減小,符合飛船回收標準。

  奇跡出現了。當日4時,呼嘯的寒風像個玩累了的孩子,開始沉沉地“睡”去。5時,風速“按計劃”降至標準范圍之內。

  主降落傘打開幾十分鐘后,返回艙成功著陸,楊利偉從返回艙探出頭來,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著向迎接他回家的人們揮手致意。

  前往著陸場迎接楊利偉的科技人員回憶說,草原上不知從哪里突然冒出那么多人來,這里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亢奮的漩渦中心,現場每個人的情緒就像烈火被颶風“呼”一聲點著了。

  楊利偉向著沸騰的人群大聲說:“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神舟六號――

  飛船穩(wěn)穩(wěn)地“坐”在了草原上。費俊龍、聶海勝向人們揮動著手臂,輕快出艙。

  面對記者們遞過來的話筒,費俊龍說:我們這次太空飛行非常順利,艙內工作生活環(huán)境很好,現在身體感覺不錯。

  聶海勝說:我們在天上飛行,可以感受到有無數人在時刻牽掛著我們,感謝祖國和人民的關心厚愛。

  神舟七號――

  深秋的內蒙古大草原,一片金黃。

  28日17時30分許,一朵紅色條紋的降落傘在灰藍色的天空中漸漸清晰。降落傘下方那個小小的黑點,就是巡天歸來的神舟七號返回艙。

  幾分鐘后,降落傘冉冉飄落。航天員報告:感覺良好。

  經過醫(yī)監(jiān)醫(yī)保檢查和重力再適應之后,一天前在太空中留下中國人第一個“足印”的翟志剛邁出右腿,在地球上留下了他從太空歸來后的第一個腳印。

  隨后,劉伯明、景海鵬也自主出艙。

  翟志剛說,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劉伯明說,記得我出發(fā)前說過一句話――相信中國的航天員是最棒的!

  景海鵬說,感謝祖國,感謝全國各族人們的關愛!

  翟志剛下口令――向祖國、向人民敬禮!
有用 72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