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卡相機為什么貴

更新時間:2015-11-24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
德國的工人工資較高.因做工精細,效率低.




萊卡相機

萊卡相機的制造充分顯示了德國高超的金屬加工工藝,每一個平面、按鈕、接縫都完美得無可挑剔。菜止相機機身較小,重量較輕,但卻非常堅固耐用。菜止鏡頭更是與卡爾.蔡斯同一檔次的頂測級鏡頭。她長于忠實地再現景物豐富的中間層次,白拍攝出的物體質感極佳。總之,面對一架菜卡,你完全可以不把她當作一件攝影工具,而是作為一件傳世的藝術品。所以,每種菜卡相機都有著一定的收藏價值。
萊卡相機有著最好的質量,同樣,她也有著驚人的格價,絕非一般愛好者所能承受,這也是增加了人們對萊卡神話一般的崇拜。在AF盛行的今日,萊卡并無投身AF事業(yè)的趨勢,仍然不緊不慢地推出一時款款手動對焦精品。不知萊卡在今后競爭日趨激烈的攝影器材市場上如何定位,大家都拭目以待。


《標題》:什么樣的機身才是好機身,這也許是個哲學問題。
萊卡的傳奇,萊卡的手感,被人渲染得神乎其神。但一臺相機那種絲絲人扣的過片手感,是唬不住人的。轉動萊卡的鏡頭,或者過片搬手,固然是一種享受,然而能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萊卡首先是一部杰出的相機。
萊卡半個世紀前推出M3至今,式樣就沒有變過,這正是萊卡的過人之處。實踐證明,萊卡的設計充滿前瞻性,具備成為經典的一切元素。萊卡M機身的長高之比非常接近黃金比,古希臘人認為世界上最美的長寬比例是1:0.618,萊卡的長寬比是1:0.58。萊卡的外形簡潔,柔中帶剛,樸實中透著優(yōu)雅。不像當代的一些自動化相機,往往是把簡單的事復雜化了,有些事不過是舉手之勞,為了省那點事,相機被制造得異常繁瑣,在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同時,也使相機的結構復雜化。望著自動相機滿身的按鈕,就是老資格的攝影師也不知從何下手,要學會操作這些按鈕,必須讀近百頁的說明書。
但是,萊卡絕無可有可無的冗件。“零部件最少化”,使萊卡真正達到了增一分覺得多,而減一分又覺得少的地步,任何使用過相機的人拿起來卡都不會有操作上的困惑。
萊卡樸素精致的外表在攝影上的好處是,一般人不把你拿的相機當一回事,你正好可以從容拍攝;搞攝影的對你羨慕不已,正好能滿足你的自豪感。與同伴在街上抓拍,我用的萊卡M6加35毫米鏡頭,同伴則用的其它專業(yè)單反相機和80~200毫米F2.8變焦鏡頭,我在前面抓拍,被攝者并無反應。但同伴跟上來,剛舉相機,被攝者卻警覺起來,一臉羨慕他說,這才是搞專業(yè)的,同伴只好收起相機走人。
有資料說日本相機的制作公差是萬分之三,而萊卡的公差是萬分之一,這點你好好看看萊卡機身的縫隙就明白了。以M6為例,機身由104個部件組成,每一部分都由熟練技工親手調校,不合格的產品絕不進入下一道工序。萊卡的每一臺機身都有技師的簽名,這就是對品質的承諾。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