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550D拍出的相片偏灰怎么解決
補充說明:盡管可以后期PS處理,但是別人很多照片直接出片都是沒問題的啊?是不是我哪個設置沒調(diào)好?
應該不會哦。我用450D拍的都不灰。
如何拍攝高質(zhì)量數(shù)碼照片三說
1.使用短時間快門
在沒有帶三角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比“鏡頭焦距倒數(shù)”短兩級以上的快門時間是非常必要的。多數(shù)初學攝影者,手持相機拍攝的極限快門時間是焦距的倒數(shù)。例如使用28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 1/30秒,使用105或135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1/125秒;使用500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1/500秒等等。
“極限時間”并不是絕對的,很多訓練有素的攝影師,可以端著比“極限時間”低兩級的快門時間拍照,當他們使用防抖動鏡頭時,快門可以慢到接近1 秒(廣角鏡頭)。但是他們此時拍攝的照片,仍然經(jīng)不起放大的,更不用說高倍放大。我曾經(jīng)測試過很多自稱是可以端1秒的攝影師的手持分辨率,在他們用標準鏡頭,并使用1/4―1/15秒的時間拍攝時,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20lp/mm。
我曾經(jīng)對攝影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過400人以上的實驗,在使用標準鏡頭,并使用1/30秒、1/60秒和1/125秒的速度拍攝時,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30lp/mm。超過了70lp/mm,并且能重復實驗的,在400人中,一共只有7個人;平均分辨率超過50lp/mm,不足30人;多數(shù)學生是在20―50lp/mm之間;有20%的人,在以上情況下,平均手持分辨率只有不足10lp/mm,有的甚至不足5lp/mm。但是我也同樣對于很多學生進行過這樣的實驗:使用標準鏡頭,使用1/125―1/500秒的快門拍攝,幾乎無論是有經(jīng)驗還是沒有經(jīng)驗的人,有可以輕易獲得50lp/mm以上的手持分辨率;而我同樣實驗過,任何人只要使用了三腳架,只要對焦準確,從1秒到1/125秒。都可以輕易獲得70lp/mm以上的分辨率(最佳光圈)。
由此可見,使用三腳架對于任何人都是獲得高清晰度照片的好方法。三腳架是證明你的鏡頭是不是足夠好的必備工具。很多人在使用了高檔三腳架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鏡頭原來如此之好。
那么,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用比“倒數(shù)時間”短兩級以上的快門時間,同樣是非常有效的拍攝方法。
2.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一只鏡頭都有它的最佳光圈,所謂最佳光圈,就是成像質(zhì)量最好的那一擋或若干擋光圈。在這里,鏡頭的分辨率可以發(fā)揮到極至。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是因為有各種像差的存在而影響了分辨率。所以每一只鏡頭都有它自己的最佳光圈,此時鏡頭可以達到最高分辨率。
對于最佳光圈,基本規(guī)律是:專業(yè)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級;普通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小孔徑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3、4級;變焦距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
這樣說讀者似乎仍然難以找到規(guī)律,我們舉幾個例子。
F1.2、F1.4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左右;
F1.8―F2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2、F2.8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或F5.6左右;
F2.8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3.5、F5.6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左右;
F4.5、F5.6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或F11左右。
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對于拍攝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3.使用低感光度
目前的數(shù)碼照相機都有等效感光度選擇設置功能,在光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用低感光度拍攝是獲得高清晰度、細膩影調(diào)照片的有效方法。只要景物足夠亮,能夠使用5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100的;能夠使用10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200的。這一點也有些像傳統(tǒng)膠片的“性格”,感光度越低,顆粒越細膩。原因是數(shù)碼照相機屬于電子成像系統(tǒng),低感光度拍照是依靠圖象傳感器接受的強光信號直接轉(zhuǎn)換成數(shù)字信號,而高感光度成像是依靠電子線路的增益來增強信號,在信號增強的同時,噪點也被放大了。
現(xiàn)在一些輕便數(shù)碼相機具有50感光度,而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最低感光度有些只有200,有些達到了100。在拍攝風景,人像和廣告照片時,只要攜帶了三腳架,就可以放心地選擇最低感光度拍攝。如果沒帶三腳架,那么與手持拍攝相比,還是選擇相對高的感光度為好,因為手的抖動比噪點的破壞效果還厲害。
說到噪點,其實它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guān):感光度、曝光時間、環(huán)境溫度。
感光度高是電子線路放大了噪點,屬于人為提高噪點;而曝光時間和環(huán)境溫度則是噪點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因為噪點就是時間和溫度的函數(shù)。想盡一切辦法縮短曝光時間,減低環(huán)境溫度是最有效的辦法。所以在景物過于暗的情況下,用低感光度延長時間是不利于降低噪點的,而在寒冷的冬天拍攝夜景,會比在炎熱的夏天拍攝明顯降低噪點。
目前很多數(shù)碼照相機都設計了有效降低噪點功能,有些甚至設計出了過濾噪點功能。這對于喜歡拍攝夜景,喜歡多次閃光,喜歡累積曝光,喜歡拍攝星跡,尤其是喜歡天文攝影的影友,是一個福音。尤其是它的累積顯示效果,更是傳統(tǒng)膠片無法相比的,寶麗來的最后一點優(yōu)勢也被徹底取。
如何拍攝高質(zhì)量數(shù)碼照片三說
1.使用短時間快門
在沒有帶三角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比“鏡頭焦距倒數(shù)”短兩級以上的快門時間是非常必要的。多數(shù)初學攝影者,手持相機拍攝的極限快門時間是焦距的倒數(shù)。例如使用28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 1/30秒,使用105或135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1/125秒;使用500mm焦距的鏡頭,“極限時間”是1/500秒等等。
“極限時間”并不是絕對的,很多訓練有素的攝影師,可以端著比“極限時間”低兩級的快門時間拍照,當他們使用防抖動鏡頭時,快門可以慢到接近1 秒(廣角鏡頭)。但是他們此時拍攝的照片,仍然經(jīng)不起放大的,更不用說高倍放大。我曾經(jīng)測試過很多自稱是可以端1秒的攝影師的手持分辨率,在他們用標準鏡頭,并使用1/4―1/15秒的時間拍攝時,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20lp/mm。
我曾經(jīng)對攝影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過400人以上的實驗,在使用標準鏡頭,并使用1/30秒、1/60秒和1/125秒的速度拍攝時,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30lp/mm。超過了70lp/mm,并且能重復實驗的,在400人中,一共只有7個人;平均分辨率超過50lp/mm,不足30人;多數(shù)學生是在20―50lp/mm之間;有20%的人,在以上情況下,平均手持分辨率只有不足10lp/mm,有的甚至不足5lp/mm。但是我也同樣對于很多學生進行過這樣的實驗:使用標準鏡頭,使用1/125―1/500秒的快門拍攝,幾乎無論是有經(jīng)驗還是沒有經(jīng)驗的人,有可以輕易獲得50lp/mm以上的手持分辨率;而我同樣實驗過,任何人只要使用了三腳架,只要對焦準確,從1秒到1/125秒。都可以輕易獲得70lp/mm以上的分辨率(最佳光圈)。
由此可見,使用三腳架對于任何人都是獲得高清晰度照片的好方法。三腳架是證明你的鏡頭是不是足夠好的必備工具。很多人在使用了高檔三腳架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鏡頭原來如此之好。
那么,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用比“倒數(shù)時間”短兩級以上的快門時間,同樣是非常有效的拍攝方法。
2.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一只鏡頭都有它的最佳光圈,所謂最佳光圈,就是成像質(zhì)量最好的那一擋或若干擋光圈。在這里,鏡頭的分辨率可以發(fā)揮到極至。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是因為有各種像差的存在而影響了分辨率。所以每一只鏡頭都有它自己的最佳光圈,此時鏡頭可以達到最高分辨率。
對于最佳光圈,基本規(guī)律是:專業(yè)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級;普通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小孔徑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3、4級;變焦距鏡頭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級。
這樣說讀者似乎仍然難以找到規(guī)律,我們舉幾個例子。
F1.2、F1.4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左右;
F1.8―F2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2、F2.8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或F5.6左右;
F2.8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3.5、F5.6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左右;
F4.5、F5.6的標準鏡頭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或F11左右。
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對于拍攝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3.使用低感光度
目前的數(shù)碼照相機都有等效感光度選擇設置功能,在光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用低感光度拍攝是獲得高清晰度、細膩影調(diào)照片的有效方法。只要景物足夠亮,能夠使用5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100的;能夠使用10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200的。這一點也有些像傳統(tǒng)膠片的“性格”,感光度越低,顆粒越細膩。原因是數(shù)碼照相機屬于電子成像系統(tǒng),低感光度拍照是依靠圖象傳感器接受的強光信號直接轉(zhuǎn)換成數(shù)字信號,而高感光度成像是依靠電子線路的增益來增強信號,在信號增強的同時,噪點也被放大了。
現(xiàn)在一些輕便數(shù)碼相機具有50感光度,而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最低感光度有些只有200,有些達到了100。在拍攝風景,人像和廣告照片時,只要攜帶了三腳架,就可以放心地選擇最低感光度拍攝。如果沒帶三腳架,那么與手持拍攝相比,還是選擇相對高的感光度為好,因為手的抖動比噪點的破壞效果還厲害。
說到噪點,其實它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guān):感光度、曝光時間、環(huán)境溫度。
感光度高是電子線路放大了噪點,屬于人為提高噪點;而曝光時間和環(huán)境溫度則是噪點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因為噪點就是時間和溫度的函數(shù)。想盡一切辦法縮短曝光時間,減低環(huán)境溫度是最有效的辦法。所以在景物過于暗的情況下,用低感光度延長時間是不利于降低噪點的,而在寒冷的冬天拍攝夜景,會比在炎熱的夏天拍攝明顯降低噪點。
目前很多數(shù)碼照相機都設計了有效降低噪點功能,有些甚至設計出了過濾噪點功能。這對于喜歡拍攝夜景,喜歡多次閃光,喜歡累積曝光,喜歡拍攝星跡,尤其是喜歡天文攝影的影友,是一個福音。尤其是它的累積顯示效果,更是傳統(tǒng)膠片無法相比的,寶麗來的最后一點優(yōu)勢也被徹底取。

相關(guān)推薦
- 2015-11-12佳能550D怎么設置晚上照相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jié)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